Q1、苦茶籽大小菓(籽)有何不同?
大菓(籽)出油率高,產量豐,較清澈,風味較淡薄,因成本較低,售價比小菓(籽)便宜。
小菓(籽)產量較少,進價較貴,重點是出油率較低,製作成本約貴大菓(籽)3成左右,但油質密度【濃稠度】、風味遠優於大菓,所以甚受內行客戶喜愛。
※有在從事農作的農民都知道,種籽若日曬才能保有活性(細胞跟種籽養份未被破壞),再下土種植,才有辦法存活,而相對的用烘培的種籽下土,根本種不活。所以說自行再日曬,雖費時費工,不但油品品質更好,更容易保存,重要的是能保存茶籽養份跟活性,這是最重要的。
苦茶油大學問
◎為何鄒媽媽苦茶油是最值得推薦的好油?
※苦茶油品質好壞是決定於品種/跟製作方式
1. 品種而言:有分大籽/小籽,大籽產量高/出油率高/售價便宜 ,但油質較清澈,品質比不上小籽濃稠,但小籽因產量低/採收不易/出油率較低,所以售價同樣600ml,大概一瓶貴300-500元(里仁有機店大籽980/520ml,小籽1450/520ml)……而鄒媽媽苦茶油都是選用小籽製油,品質比大籽略勝一籌,歡迎比較。
2. 好原料也要有高要求的製作方式:
苦茶樹一年結一次果,難免有發霉籽或蟲蛀籽等不良品,一般市售苦茶油,農民都只是果殼剝掉,然後連種殼直接榨油,而鄒媽媽苦茶油是請人脫殼二次(種殼脫殼,才能看到裡面種仁是否有不良品),然後再人工惕除壞籽。
●為做冷壓油,必須再自行曝曬5-7天,這個環節其實是最困難的手續,因為必須有足夠大私人場地做曝曬(若非私人土地,怕有失竊情形),再來就是要看天氣,幸好冬天東北季風大概都是影響新竹以北(北部冬天較有雨/中南部雨量較少),但即使不下雨陰天也無法曝曬,所以若老天爺不賞臉,可能日曬就要拖個10多天,而且每天須至少4位人力,待命曬籽/收籽,這個環節是最費時費工的…
★脫殼挑壞籽+自行曬籽…市售苦茶油,要兼顧這幾個環節製作,可以說少之又少。
3. 低溫冷壓:傳統油行,用油餅低溫冷壓是一大考驗,而用脫殼榨油,又
要做冷壓,很容易沾黏,而做冷壓油必須機器慢慢壓榨,比較費時費
工,考驗技術外,最主要是機台佔用一整天
,影響油行機器周轉率(做
半熟油/熟油同一機台,一天可以做2-3個客人,做冷壓油須慢慢壓整
天雖然工資較貴,但比不上做2-3個客人工資)
我在油行10多年觀察,油行真的不太願意為客戶做冷壓油,因為除了
怕客戶茶籽沒曬乾,含水率高,製作冷壓油容易變質外,最主要還是做
真正冷壓油,會影響油行機台運轉率。
因此油行都是用話術跟顧客說,做香的(熟油/半熟油),除了榨比較多
油外,又比較能存放,所以市售很多都說做冷壓油,最容易判別就是顏
色 ,跟茶葉/咖啡豆一樣,越熱烘培顏色會越深,比較深褐色。
4.
鄒媽媽苦茶油,都是11月開始製作,但為了良好品質,必須每個環節
盡量要求做到最好,因為這不但是客戶的信任,更是我們製好油的良心,因此通常需約1個半月(苦茶油做好最少需7-10天沉澱),大約是元旦後才能陸續出貨….....因此讓客戶漫長等待敬請包容體諒….感恩…
鄒媽媽苦茶油雖然不是最便宜的,但絕對是CP值最高的,歡迎比較…